攻略

天天视讯!如何看见事物本来的面貌?

  • 来源: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
  • 时间:2023-03-29 17:12:19

在跨学科知识、思维模型这个话题里,《思考的框架》是近年少有的佳作——尽管这句话有夸大其词的嫌疑,但我依然决心将它写成本文的第一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般来说,大多数讲解思维模型的书/文章都有如下问题:

1. 庞杂地罗列模型,一口气讲几十个模型——太多重点的结果,就是没有重点;

2. 照本宣科地陈述定义、内涵,读完依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3. 写作或翻译语言晦涩难懂;

4. 不知道可以怎么应用。

相较而言,《思考的框架》在这4个方面虽非完美,但已经远胜同类型的大部分图书。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全书只讨论9个思维模型,行文流畅、深入浅出,尤为难得的是,书中很多内容是作者自己理解、体悟后再写出来的——这让这本书读起来更有价值,而他写作的初心就是要写一本给自己孩子看的书。

这本书讲的9个思维模型有:

1. 地图不等于疆界

2. 能力圈

3. 第一原理思考

4. 假想实验

5. 二阶思考

6. 概率思考

7. 反演法

8. 奥坎剃刀

9. 汉隆剃刀

看起来都很眼熟,对吧?

我自己的阅读体验是,一些名词虽然熟悉,但我并不确切知道它的内涵是什么;即便一些我很熟悉的模型,在阅读作者的解释和演绎时,我依然获得了一些新见解。

所以,如果你对芒格、跨学科思维、思维模型感兴趣,我很认真地推荐这一本图书。

另外,如果你习惯“太长不看”,那我推荐优先阅读本书的前言、第一章和第九章,这3章就已经值回票价。

一、什么是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这个词这些年颇为流行,经常见诸自媒体、报刊和图书,但很少有人去想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承认,这个词听起来很唬人,似乎它是一个新发明的、高深莫测的玩意。但实际上,思维模型是真正的“日用而不知”——我们每天都会运用思维模型,但我们经常没有察觉这个过程。

《思考的框架》就把“思维模型”的定义,讲得很清楚:

“思维模型就是事物运作方式的一种再现。我们无法把世界的所有细节都保留在大脑中,因此我们会使用模型把复杂的事物简化成可理解、可组织的区块。

不管我们是否有意识,我们每天都会使用这些模型来思考、做决策、理解周围的世界。”

这些模型,可能是我们亲身经历学到的,可能是别人教给我们的,也可能是某个聪明的家伙构建的理论。

但不管它是如何来的,它的目的都是帮助在脑袋里面“再现”某种事物,揭示某种规律,终究是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最好,还能影响现实。

如果容许我狗尾续貂地展开一下,我会说在生活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思维模型”。

譬如说,你听到过的各种“人生忠告”:

吃亏是福;

诚实是第一策略;

学海无涯苦作舟;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

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

又或者是中学学到的:

底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牛顿力学三定律;

分子的结构;

巴普洛夫的狗;

能量守恒;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还是大学和毕业后可能会遇到的:

理性人假设;

有效市场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

正态分布;

黑天鹅;

熵增定律;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我看来,以上这些东西统统是思维模型,它们都在试图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就这个意义而言,这就是“思维模型”这个“模型”的了不起之处:

从“思维模型”这个视角看过去,你有机会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将所有的人类智慧都视为一个个思维工具,它们都可以“为我所学”、“为我所用”。

没有天然的优劣之分,没有无法打破的门户之见。

当然,它们是对是错,好不好学,好不好用,就是另一回事了。

举例而言,你可能已经发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一句老生常谈的格言俗语,和某个学科构建的精巧理论比起来,前者未必就比后者要差,甚至有时候,前者能更清晰地解释现实、安定人心,给出更合适你的行动指引。

二、好模型与坏模型

我们每个人脑袋里都有一堆思维模型。甚至,仅凭自己的生活经历,我们就可以捣鼓出一堆“模型”出来,然后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有时还会拿它来写文章、写书、开课,以及更有意思的——教训年轻人。

只要你不是未涉职场的学生,你必定见过这样的“苦口婆心”:

在职场上,总有前辈教导新人:混职场就是要会“来事”,要跟对人,要拓展关系,埋头苦干是没用的,你看某某就是这样才没出头;

不过,也有老手教育后辈:站队、拉关系都没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关键是你的业务能力如何怎么样,你看某某就是这样才出头的。

一者说职场重人际关系,一者说职场重业务能力。

谁主?谁次?

这种分歧,堪称当代职场的“剑宗/气宗之争”。那么,你是剑宗还是气宗呢?

观察这里两个场景,你可以明显感受到,两位前辈都是在向你输出某个思维模型,向你揭示他所相信的职场规律,以及面对这种规律,你必须采取的因应之策——他们都在告诉你,“我摸到的大象”长什么样子。

谁对?谁错?

这实际上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评价一个思维模型的优劣?

《思考的框架》给出的答案是:理解现实,以及更进一步——脚踏实地地,“在真实世界里测试你的想法”。

“模型愈能反映现实,就愈能提升我们的思考。关键就在于理解现实。理解不仅能帮助我们采取行动,更能帮助我们排除或避免那些本来没有察觉到、会导致不良后果的行为。”

“当理解与真实脱钩,我们就会失去力量。我们必须不断测试理解与真实之间的连结,不断更新。这不是一个可以打勾的框框,也不是具有明确开始与结束的任务,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这个回答很精彩,也可以换一个更简洁、更熟悉的表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诚然,这个世界有无数个思维模型,但它们的品质、解释力、预测力是截然不同的。

好的模型能帮助我们“理解真实”,而坏的模型会让我们“扭曲真实”。

就像你的人生路上,谁都可以给你一堆人生建议:

有些建议,“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有些建议,“听君一席言,如听一席言”;

还有些建议,“听君一席言”,多年后想起你依旧要骂一句:呀呀呸。

这句话可视为作者对思维模型的根本看法:“思维模型不是把决策的过程变冗长,而是帮助你在看待事物时,从‘你认为应该是怎样’转变为‘看见事物本来的样貌’。”

这句话就是《思考的框架》一书的核心线索。

另外我相信,“看见事物本来的面貌”——这就是芒格所说的理性。

三、地图隐喻:模型避坑指南

人类创造了无数思维工具,又经常被这些工具所束缚,甚至反噬。

作者非常聪明地,在全书第一章就直面这个问题——他给出了一个关于模型的模型,这个模型叫“地图不等于疆界”

这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地图是地图,疆界是疆界、街道是街道,二者当然不同。但人们经常会忘了这个简单的事情。

首先,什么是地图?

就本意来说,地图是一张纸质的图,上面标记了重要的地理信息,可以指引我们走向/避开某些地方。

留意,在这个过程中,地图实质上是在提供情报,并协助我们做出“预测”——往东边走,我会遇到一间客栈;往西边走,我会看到天地会青木堂堂口。

那么,地图比喻什么东西?

基本上就是“思维模型”、思维工具的意思。

“例如,某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就是要把错综复杂的数千笔交易,简化成能够一目了然的资讯。或像是有关工作流程的规章文件、如何养两岁小孩的父母手册,或是你的绩效评核报告。这些都可以视为简化复杂领域的模型或地图,引导我们在其中前行。”

财务报表是一张地图,办事指南是一张地图,育儿手册是一张地图,它们都负责提供情报,协助分析,甚至是给出预测和指导。

但我们经常忘记了:

“对事物的描述并不是事物本身;模型不等于真实;抽象化的概念也不再是被抽象化的对象。”

“地图不等于疆界。”

财务报表是对公司信息的“描述”,但财务报表不是公司本身。如果财务数据无比靓丽,公司却已经千疮百孔,那么你应该将报告丢进垃圾桶。

创业指南是一张指引创业道路的地图,但创业指南不是创业本身。如果你100%执行书上的东西,十有八九你会搞得自己焦头烂额。

育儿宝典对大部分新手爸妈都很有用。但大多数爸妈都体验过,你根本不可能百分之一百地照书养,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做,只会徒增疲惫/烦恼/争吵。

如果你遇到现实与地图的冲突,你该怎么办?

任何头脑清醒的人都明白,你必须修正地图,而不是否认现实。

但有趣的是,在股市里,经常有人宁可相信一个复杂的估值模型,又或者管理层讲的科幻故事,而不是相信眼睛看到的现实生意。

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生物。

这就是使用地图的第一原则,你必须非常清楚:现实跟地图不同。

事实上,你越是清楚这张地图的局限,你反而越能够用好这张地图。

“真实世界是混乱而复杂的,试图简化是可以理解的行为。但如果我们的目标变成简化,而不是理解现实,就会开始做出糟糕的决策。”

“使用地图或模型的人都必须理解并且重视地图的局限,否则就不算真正了解模型、地图或缩图。如果不了解地图告诉我们、没告诉我们的资讯,地图对我们来说不只没有用,甚至会带来危险。”

这是我的看法:

地图是抽象简化的现实,现实是终极版本的地图。

如果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对所有的思维工具都会更宽容一些,当遭遇现实与模型的冲突时,我们也会更平和、更务实地修正自己的错误。

为了最精确地使用地图或模型,我们应该考量三个要素:

1. 以真实情况为最终的更新版本;

2. 考虑绘图者是谁;

3. 地图可能也会影响现实疆界。

“模型是探索的工具,而不是强迫大家遵守的铁律。模型是参考指南,而不是法律。”

四、汉隆剃刀:默认愚蠢,而非恶意

“听到蹄声时,请想到马,而不是斑马。”——据说医学生们都曾被教导过这句话,不知道是否属实,但不管如何,这句话非常有力量。

这句话背后的思考是,当你面临有限信息时,请选择最简单的解释,而非复杂的、更小概率的解释。

如果医生们不这样思考问题,医生和病患都会被无尽的焦虑和恐慌压垮——发烧就是发烧,不要率先假定什么奇怪的小概率病。

类似的思维还有:

a. 玛丽是一个银行职员;

b. 玛丽是一个热爱摇滚的银行职员。

如果你不具备其他新的信息,请务必选择相信a,而非b。

理由很简单:前者的解释更简单,概率更大。

以上的思考都非常符合逻辑,对吧?

接下来,我们将这类思维方式带入到人际关系、心理领域,试想下:

当别人引发/制造了一件令你不快的结果时,我们应该如何揣测他的动机?

a. 他是充满恶意的;

b. 他是无心的。

“汉隆剃刀Hanlon"s Razor”的洞见是,某人制造了一个糟糕的结果,潜在的解释有很多种,包括:愚蠢、懒惰、粗心、缺乏经验、能力不足、运气不好等等,当然也包括——恶意。

但两相比较,愚蠢、懒惰等动机只需要很小的心理能量就能触发,而一个人要秉持对你的恶意并付诸实践,需要调动很大心理能量并承担一定风险。

因而,在有限信息的情境下,如果一件坏事可以用愚蠢/懒惰来解释,就不应该假定是出于恶意。

——“更容易用愚蠢来解释的事,不该归咎于恶意。”

“此原则告诉我们,一个动作背后需要最少的能量就能执行的动机比恶意驱动的动机更可能发生。”

行文至此,我希望这个逻辑大致能讲清楚,但即便逻辑上你能接受,在实践它时依然非常困难。

因为,人类并不习惯理性思考。

“我们会受生动、可得的证据影响,而做出违反简单逻辑的判断。我们会根据手边的资讯过度推论。即使是不相关的因素,如果刚好很接近我们原本就相信的事物,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些因素打包在一起。”

所以,当我们自己是某件坏事的受害人时,防御机制会调动一切可得信息,力证对方“有罪”,而且是“恶意为之”。

昨天买的股票,今天就大跌?

一定是有人恶意做空,故意让我损失惨重——对方是谁?管它是谁,可能是叫庄家,可能叫主力——反正他恶意满满,此刻正在弹冠相庆。

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解释。更简单的解释是,出于某种规律,或某种情绪,你的股票就跌了。

甚至,哪怕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股票本身就是会随机游走,涨涨跌跌——根本就没有任何人针对你。

但股民们总是很难接受这个简单解释。可能是因为,我们大多不容易放下“受害者”的心态。

同样地,在职场遭遇不平等时,在人际关系遭遇伤害时,在开车发生事故时,如果我们是造成坏结果的那一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辩解:我不是故意的。

但如果我们受害人一方,我们则很难摆脱有罪推定:你就是故意的!

这是一种很不利的心理倾向。

作者认为,“如果我们不先考虑愚蠢等情况,就直接认为是恶意,就会导致许多偏执的情况。始终假设他人具有恶意,等于是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是一种极度自我中心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认为别人是蓄意要找茬时,我们会本能地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在这种防御模式下,我们很难把握机会,更不用说发现机会,因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自救,往往会让我们的视野缩小到眼前的威胁,而不是放眼于大局。”

汉隆剃刀——这就是我觉得全书最有价值的一个思维模型。

尽管很难,但我们如果能试着相信,大多数的伤害、大多数的坏事,并非源自某种恶意,而是出自他自身的愚蠢、懒惰或疏忽,我们会对这个世界更宽容一些,也会少一些老想着对抗世界。

这其实也是一个常识:这世界没那么多反派。

“汉隆剃刀证明了真正的反派比你想象的还要少。大家都是一般人,就像你一样,所有人都会犯错、会偷懒、会有不好的念头、不良动机。认识到这一点并依据行动,我们的生活会更轻松美好,也更有效率。”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旅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